从敦煌到横店,樊锦诗又一次来到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片场

星空影院小白影视资讯人气:506时间:2022-03-31 14:40:06

从敦煌到横店,转战了大半个中国,历时近一个月,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日前圆满完成了前期拍摄。电影杀青前夜,剧中的人物原型樊锦诗,特地从上海赶到了横店,探班了剧组。

在剧组关机之后,樊锦诗第二天一早又要从杭州飞回敦煌。虽然异常辛苦,但樊锦诗关心的,不仅是这个和她结缘了近十年的创作团队,更是电影中展现的几代莫高人,正如她开机时反复说的,“你们拍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她还在拍摄现场对剧组说了一句,“向你们致敬”。

樊锦诗和茅善玉电影里的啼哭不止的婴儿“大明”和当年彭金章来探望儿子时几乎差不多大,7个月。樊锦诗逗着襁褓里的“小演员”,不停地笑着:“我儿子当年没他胖”。说到那段艰苦岁月里生下孩子却无人照顾的往事,樊锦诗忍不住又开始百感交集,各种回忆涌上心头。

樊锦诗当年生下大儿子后,因为和丈夫两地分居,自己每天要上班,第一年不得不把孩子一直绑在床上。“我当时的心情是这样的,每天回到宿舍门口,只要听到孩子在哇哇哭,我的心就放了下来,知道他至少没事,要是屋子里什么动静都没有,我就开始心里打鼓,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会有什么事情。”

不过,只是短短几分钟,樊锦诗就笑吟吟走开了,创作你们说了算。临走前,她又说起,虽然当年敦煌的条件确实很苦,但老前辈们个个都很乐观、充实,对于最终留在敦煌的人,大家根本不在意生活这件事,“真觉得苦的人,也就早早离开了”。

《敦煌女儿》剧照对于在电影里扮演樊锦诗的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而言,这已经是她不知道第几次来到敦煌。但这一次,在敦煌拍摄了足足半个多月,在各个场景里感受樊锦诗当年的生活和工作,对茅善玉而言又是一种新的触动。“有时候一直在人物中,某种程度就会和这个人物又融通,不断受到她的影响和感染。我现在每天就在不停揣摩,希望尽力做到形神兼备。”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的同事,还是普通的游客,看到她几乎都会忍不住说一句,“真的长得好像啊。”而在有一天的拍摄里,甚至有游客把茅善玉错认成了樊锦诗,大呼了一声:“这不是樊院长吗!”

《敦煌女儿》剧照而剧组里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被敦煌的某种东西感召,有不少业内一流的电影人就是因为被这个题材吸引,几乎不太多计较片酬问题加入。该片导演滕俊杰此前也多次来到敦煌采风,对这部电影的拍摄倾注很多心血。不止一次,他提到,在电影拍摄中,大家不断有被敦煌的精神感召。

虽然拍摄的过程非常辛苦,尤其在敦煌外景时,经常“一张嘴都是沙”,但在那样真实的情境中,让演员的表演更加动情。滕俊杰说,有一天剧组在山坳里,拍摄一场樊锦诗目送彭金章离开的戏,直到导演喊停,茅善玉始终停不下来,一直哭了很久,最终才把人物那种的感情释放出来。

滕俊杰介绍说,剧组对莫高窟的拍摄充满了敬畏,每次都严格控制人数并立下军令状分批进入。同时,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也更加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珍贵和难得的东西。“我们希望能通过拍好这部电影,向樊院长致敬,向敦煌莫高人致敬,也向明年建党百年献礼。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yeshinai16@163.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星空影院 蜀ICP备8314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