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咱们的牛百岁》梁庆刚王馥荔钱勇夫丁一陈裕德主演

星空影院小白影视资讯人气:746时间:2022-03-10 10:40:05

文:宿夜花

农村是滋养乡土文化的根基,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故土。从50年代开始,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走过那些难忘的岁月。

50年代,山西题材的农村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让金迪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借助电影的影响力,山西作家马烽同“山药蛋派”为更多人所熟知;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农村片《喜盈门》创造了观影神话;90年代,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扬名威尼斯。

这些也只是众多优秀作品中的几个代表性例子。

在当下的影视剧中,我们很难再看到那些真实生动的农村故事了。而在80年代的中国影坛,农村题材的影片数量还是相当可观。这些农村片不仅取材方向广泛、艺术风格多样,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丰富了当时人们的文娱生活,成为了几代人的精神食粮。

在80年代,各大电影制片厂都会重点拍摄几部农村片。这其中,尤以珠影厂胡炳榴导演的“南国农村三部曲”《乡情》、《乡音》、《乡民》和上影厂赵焕章导演的《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最具代表性。如果说前者是胡炳榴导演的美学追求同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得到了专家和评论界的认可,而赵焕章导演的这几部农村片则更彰显了电影的大众艺术属性。

赵焕章的这三部电影都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便是明证。尤其是《喜盈门》和《咱们的牛百岁》引起的反响尤其大。金鸡奖的荣誉奖,文化部的优秀故事片奖也证明了赵焕章的这一系列农村片是受到各种不同审美习惯、不同欣赏角度的群体的共同喜爱。

这里要重点说说这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赵焕章导演,梁庆刚、王馥荔、钱勇夫、丁一、陈裕德主演的《咱们的牛百岁》。

01

《咱们的牛百岁》延续了《喜盈门》的优点,它的故事完整严谨而又富有情节性、人物多样且个性鲜明,这也是电影抓住人心的关键,即在于它真实又生动。

以《咱们的牛百岁》为例,它的真实性体现在一方面它紧扣时代特色,反映的是时代面貌,故事的主题体现的是人们真实的思想变化和生活中的精神面貌。这也是贯穿在每个角色的成长和变化之中的核心主题。在电影中具体则体现在,新时期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很多角色的思维观念、行为习惯尚且是滞后的,电影的戏剧冲突则体现在这些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经历的角色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彼此发生的碰撞摩擦。

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电影对农村生活气息的精准捕捉,这一点也要归功于编剧。电影根据袁学强发表在《柳泉》杂志上的小说《庄稼人的脚步》改编,袁学强本身即是一位农民,他对农村生活的体验自然是独到又深刻的。在改编成电影剧本的过程中,赵焕章导演也是深知艺术创作要尊重生活不改变作品原本的味道。

80年代的广大农村也成了文本电影化的天然载体。电影对场景空间的刻画细致入微,广袤的自然空间——胶东山水图景、农村的生活空间、不同家庭的庭院内空间都展现的有条不紊、层次十足。

02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电影紧扣时代、扎根农村生活使得电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乡土气息。

而任何深刻的主题、富有现实意义的故事展现在银幕上又需要通过具有技巧性的电影手段传达给观众。在这方面,本片则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电影首先是采取顺叙,即是完全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叙事,即便是菊花(王馥荔饰)等角色的过去遭遇电影里也是很自然地通过回忆简单交待,这无疑是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观影门槛。

故事主角的设定更是巧妙。五个人被作业组“嫌弃”的人组成的第16组“懒汉组”,而“老好人”牛百岁接手了这个组。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观众兴趣,因为被“嫌弃”的人虽然不一定是“坏人”,但通常都是各具特色的“奇人”。

而电影故事就是深刻在看似“奇怪”的五个角色身上它们都反映了十分深刻的问题。他们的独特性格都是具有广泛代表性也性格成因背后都有深刻的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

菊花(王馥荔饰)被嫌弃的更多原因是在当时人们思想尚且保守的农村,作为单身母亲,“寡妇”身份总是会遭到过多非议。在菊花这条线上体现出的问题是十分值得深思的,因为过去的遭遇她背负了过多道德枷锁,也时常是流言中伤对象。电影对传统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一些固有成见和“传统趣味”是采取了不加掩饰的呈现。也正因为如此,电影对那种农村面貌展现的如此真实全面。

牛天胜(钱勇夫饰)的角色更是具有代表性。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有些清高与孤傲。他与爱人因父辈的阻挠而分离,他爱人兰花的父亲口口声声呼唤回归农村却无法身体力行做楷模,最终酿造悲剧。他辗转多处、最终回到村里。牛天胜一角也是当时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一方面他们挣脱不了父辈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城乡二元文化的对立交融中无所适从。(当然,电影对牛天胜的这条线基本上是点到为止,更多的细节没有交待,只能是观众自行理解他们台词中隐藏的那些故事。如今看来,这或许不能算是“缺点”,留更多的想象给观众,也未尝不是好事。)

牛其的性格就更为典型化了,每一个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身边肯定都少不了这种角色。牛其心地善良,虽然文化不高,可一身的劲儿,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而在电影中,他不可避免地会被观众拿来与叶儿(菊花女儿)变了心的男友对比。

在这组故事中,城乡文化的母题仍旧没有缺席。牛其是忠厚老实的乡村青年,叶儿的男友穿上正装十足文明人派头然后就抛弃她。(只是电影仍旧没有在这个层面展开过多挖掘,本片主题毕竟不似《人生》那般,也不是每个角色都是高加林和刘巧珍。)

田福(陈裕德饰)是典型的吃大锅饭吃出来的懒汉,他好吃懒做爱偷懒,脑袋不灵光、心眼倒也不坏。“三只手”新良这个角色一定程度上也不能算是反面角色的典型,他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他们的行为需要加以规范、思想境界也需要提高。

他们作为“懒汉组”成员知耻后勇、不甘人后,很快地,他们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牛天胜用了自己所学知识带领小组搞好工作、菊花在团队的帮助下逐渐坚定了信心、田福则与新良改掉了旧毛病。

03

赵焕章导演镜头下人物之间亲密无间、生动妥帖的互动也是电影的一大特色。菊花(王馥荔饰)同秋霜(丁一饰)隔着院墙对吵又重归于好,孩子又时常在屋内捣乱的情节令人记忆犹新。诸如此类的生活化情节和角色间的精准互动,电影中比比皆是,就不一一例举。

因为电影的整体调性比较轻松、明快,导演在全片中也基本控制好了电影气氛。虽然电影的有些角色有着不快乐的过去,电影也没有回避这点,但对此类情节电影通常采取轻描带过,没有放大渲染这种悲恸。由此可见,导演创作中注重了故事的历史纵深感,但还是更多强调的是当下角色内心的乐观与明朗,来借此感染观众,给人乐观向上的情绪。

而对于片名中的那位主角牛百岁,观众则是褒贬不一。

有的观众认为他本质上仍旧是旧式、老派的角色,代表了一种圆润的传统价值观,不具有新时代典范的特征。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毕竟一方面牛百岁既不是站在时代的前沿,有最敏锐的认知力,他甚至不太会写恋爱的“恋”字;另一方面,他处理问题还是用传统的老办法,通过一定程度上的牺牲自我来周旋于产生冲突的各个角色之中。

但我认为,从另一方面看,这何尝又不是电影的一大特色。

就像牛百岁常挂在嘴边的“谁脖子上没点灰啊?”,电影里塑造的还是具有典型性格的普通人,他们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牛百岁是个传统式角色,这点不假,他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洞察力便是明证。但我们很难要求角色有着超越时代的洞察力、有着跳脱他视野以外的远见。

而牛百岁这个角色闪光点便在他的善良体贴、有自知之明,他对任何角色都报以理解和体贴,他对他的见闻中所理解不了的东西报以敬畏之心(他自认为识字不多,鼓励大家学知识)。或许他行为方式上脱离不了一些传统习惯,但他绝不是那类固步自封的角色。虽然他平时只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但他内心恰是豁达且包容的。

说回电影本身,电影中的角色大多都是鲜活可爱的,即便是“反面人物”也是如此,导演亦不曾施加强烈的褒贬态度。

电影没有用固定的准则去指引观众该怎么样,而是用包容的、辩证的态度展现了处在时代变迁中的各色人物的观念变化、思想发展,让观众自行思索体会,这样处理,使得电影更为意蕴悠长。

本文版权归宿夜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yeshinai16@163.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星空影院 蜀ICP备83147569号